彌勒諾糯四頭山,是什么樣的山?
四頭山,是位于滇南彌勒西山中部的彝族阿細人寨子諾糯村西頭距村2.5公里處的一座扁形的大山,因其頂端一排地隆起著4個乳白色的山頭而得名。它高不過200米,底部圍長3000余米,但坐落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屬山上之山,海拔1950米,而顯得傲然挺拔,昂首蒼穹,雄奇神秘。
1948年3月,黃埔軍校畢業并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深造過的我黨高級將領朱家璧(龍陵籍),按照是年初省工委作出的“迅速抽調西山、圭山、東山、龍海山、羅平鐘山鄉的民兵骨干組建一支主力部隊……由朱家璧任司令員,何現龍任副司令員,張子齋任政委……”的指示,召集300余人在諾糯四頭山進行整訓,組建了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裝主力部隊——“一支人民的軍隊”?!耙恢嗣竦能婈牎?,1948年6月,發展到3個支隊9個大隊1500多人。7月1日,在文山富寧縣理達鎮正式打出“云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的旗號,朱家璧任司令員。1949年1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云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與廣西左右江地區、黔西南等地區的游擊隊,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滇黔邊縱隊(簡稱“邊縱”)。
原“一支人民的軍隊”中的彝族指戰員,大部分被編入該“邊縱”的二支隊第12團(團長李榮興,阿基邑人)。該團轉戰于滇東北、滇東南、昆明附近和滇中、滇南等廣大地區,單獨或配合兄弟部隊作戰52次戰斗,解放和接管縣城7座,摧毀敵區、鄉政府30余處,殲敵正規軍和地方武裝3800多人,繳獲八二炮28門,六0炮70門,輕重機槍289挺,長短槍2900多支,電臺1部,滇南部分地區軍用地圖1張,騾馬85匹,為解放云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14年,中共紅河州委、紅河州人民政府在諾糯立了認定碑,上寫:“這是云南省工委領導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裝主力部隊!”
彌勒西山,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特大山脈,地域面積101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四分之一,莽莽蒼蒼。朱家璧將軍為什么會選擇在這里整訓隊伍、組建“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裝主力部隊”呢?
一、四頭山近鄰的諾糯,黨的群眾基礎比較好,部隊整訓的后勤與安全有保障
當時的諾糯,是個大寨子(127戶,500余人)。1946年10月,彌勒城里的漢族中共地下黨員張黎常來諾糯,住普開略家,向諾糯人宣傳:“農民吃不飽穿不暖住草房,是因為國民黨推行征兵、征糧、征稅‘三征’政策,我們要反‘三征’?!?2月,張黎又把從昆明來的一位叫劉巨洪的地下黨員安排在諾糯蹲點……地下黨先后在諾糯發展了普開略、李德興、姜躍廷、姜開文為中共地下黨員,楊春榮、楊光興為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員。即地下黨、團員多,部隊整訓期間的后勤與安全有保障。
當時,諾糯人其一,村人灰躍武、何國富、楊培宗、陳家富、普文經、石韓珍、李躍輝等十幾人去參加整訓(其中李躍輝、石韓珍后來犧牲);畢文輝被選中擔任朱將軍的警衛員;其二,村里建了一個保障游擊部隊有飯吃的糧庫,由地下黨員李德興親自掌管糧庫的鑰匙;地下黨員姜躍廷負責籌糧;地下黨員普開略負責組織群眾運送糧草給整訓部隊。其三,組織起了一個由地下黨員李德興任隊長的有70多人的民兵大隊,為整訓部隊站崗放哨,因為當時相距7公里的東面馬龍村,還駐扎著國民黨的部隊——這么一點距離,國民黨部隊居然不知道共產黨的部隊在整訓,這是諾糯人創造的一個奇跡!其四,當地著名的諾糯草醫楊開興(1891—1979)全力救治游擊隊傷員(《彌勒縣志》有記載)。
二,四頭山具備優越的軍事活動環境
1、站在在四頭山上,四周都可以看出一二十公里,這便于觀察敵情,發現敵情。
2、四頭山地理位置在西山中部,便于在發現敵情時容易與西山各個村寨的民兵組織聯系,避免部隊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3、四頭山四周地勢較開闊,進可攻,退可守。
4、四頭山上全是乳白色的石塊,其中無數的石塊,人可以抱起來,這在當年游擊部隊槍彈不多的情況下,顯然是一種抗敵的武器;
5、四頭山一帶森林茂盛,層巒疊嶂,便于隱藏部隊;
6、四頭山上的風景,令人心曠神怡。即蹬上其頂,放眼四方,所有山巒土嶺盡收眼底。天底下,谷壑全被云霧填平,恰似茫茫無垠的大海,山巒土嶺恰似海中的仙島,若隱若現,仙境一般,讓人情不自禁地吟誦起唐代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但由于年代久遠,在自然和農業生產等因素的作用下,諾糯四頭山當年與游擊隊有親膚關系的,現今除了山石、洞穴、操場、樹林以外,其他革命遺跡已經蕩然無存。也由于其處在莽莽山野,少有人涉足,書上講的,幾乎也只是老前輩們的“片段”回憶——宣傳不夠哪,連知道的人都不多。
但諾糯四頭山畢竟是上演過云南黨史之大戲的大山,諾糯人為此驕傲——多年前就已出工出力修了一條毛路到那里。
但一直沒有能力鋪成水泥路,車子開不到那兒,很多人還是無法到那里接受紅色教育和旅游觀光。
2020年1月,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要把這些故事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不斷檢視初心、滋養初心,不斷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币虼?,諾糯四頭山之事,相信會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去四頭山的路可能會好走一些。
古老的彝族,還能有多少東西能在時代大潮中存留下來,也許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們可以盡力去為她留存一些有價值的文化,這就是彝 族 人 網的價值所在。注:作者系地道的彌勒彝族阿細人,云南省特級教師,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彌勒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政協彌勒市第一屆委員會文史資料文史員,彌勒市第五中學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