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社會.發展 Yi Society

          當前位置: 首頁 > 社會.發展 > 史海鉤沉

          童紹堯,彝族阿細人的革命先軀

          作者:?楊學詩 發布時間:2023-06-28 原出處:彝族人網 點贊+(
          彝族人-網是創建最早,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網站。網站的目標,是構建彝族文化核心數據庫。

          童紹堯,1920年生,滇南彌勒西山的馬龍村彝族阿細人。父親童登科,熟讀經書,以教書為主,務農為輔,對兒子讀書,自然關懷備至。童紹堯天資聰明,學習刻苦,少年時代就讀完了《四書》《五經》,毛筆字寫得爽利、瀟灑;能嫻熟地用文言文作文……1944年,他彌勒中學畢業,回鄉擔任小學校長。
          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01.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1946年6月,國民黨反動派悍然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共中央指示“在云南開展武裝斗爭,配合正面戰場,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10月,彌勒地下黨派年輕的漢族黨員張黎到馬龍,以教書為名,開展群眾工作。童紹堯深明大義,立即與其配合:張在做群眾工作或教學中,碰上用漢語講阿細人難理解的地方,他就將它翻譯成阿細語作解釋;張要擴大宣傳工作面而人地生疏,他就帶張到諾糯、可邑、土木基、戈西、石門坎、磨鄉井、中和鋪等山寨串連交友;他和張根據青年渴求文化的特點,開辦起成人夜校,組建歌舞隊……1947年1月,經張黎介紹,童紹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阿細人的革命先軀。他和張黎在不長的時間團結起了上百名的阿細青年,為我黨舉行武裝起義奠定了基礎。還與阿基邑村的楊治廷、李榮興,可邑村的龍介仁等同族革命骨干,一起動員了國民黨滇勝鄉鄉長陳國裕(后犧牲)、華榮鄉鄉長昂汝珍等一批民族上層人士傾向革命,積極支持共產黨的主張。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03.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1947年8月31日,西山滇勝、華榮兩鄉各村代表,在三家白泥塘召開誓師大會,童紹堯按黨的指示,鮮明地提出“反三征”(反征兵、征糧、征稅)的口號,把斗爭的矛頭直指國民黨反動政府,代表們無比激動,慷慨陳詞:“頭掉了也只有碗大的疤,雞死也要蹬蹬腳!”“餓死也是死,凍死也是死,不如拼一死!”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05.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9月,地下黨經過籌劃在阿雨龍村以摔跤活動掩護,由童紹堯出面主持,召集西山各村70余代表,成立了全由阿細領袖組成的西山抗征委員會,童紹堯出任副主任,具體開展建立行政村政權,成立民兵、兒童團、婦女會組織等工作,領導阿細人開展抗征(征兵、征糧、征稅),監視少數與官府勾結的民族敗類,停止向反動政府和地主交納租稅等。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10月,省工委特派員祁山、地下縣委書記李文亮親自到馬龍村坐陣指揮,集中西山精干民兵在此訓練。童紹堯立即動員馬龍人承擔起了訓練人員后勤工作。11月,終于成立起了以楊治廷(阿基可邑人)為大隊長的西山游擊大隊。此期間,童紹堯還和楊治廷、昂天學、畢文昌、李榮宗、龍介仁、黃金亮等西山革命青年一起登上寨子背后尼姑塘,面向紅日歃血盟誓:“跟著共產黨,共患難,永不回頭!”這就是西山著名的“七人會議”。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07.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為加強革命斗爭的力量,上級地下黨領導不斷向西山派出外地干部。他們除張黎、李文亮、祁山、姜必德、王介以外,還有何現龍(彝族)、劉濤、馬仕金、趙家康、馬天祿、張明權、馬仕琴、姜必元、馬仲明、王知白、高梁、楊謙、董英、楊漢廣、魏瓊、牛琨、馬麗以及1948年初到西山后分別成為自救軍司令員和政委的朱家璧、張子齋(白族)等干部。有人挑撥說:“漢族不懷好意,想誘我們下火海?!蓖B堯立即站出來說:“漢族人民也受國民黨的剝削壓迫,只有各民族團結起來,才能打倒反動派?!卑⒓毴藷o不崇敬童紹堯,聽了后疑慮頓消。童紹堯號召各村革命骨干,盡力安排照顧外地干部生活,加強對他們的安全保衛工作。阿細人積極照辦,無微不至地關心和愛護外地干部。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1948年1月17日,漢族地下黨員宋文溥從竹園鎮拖槍起義上西山,為避免其父宋必成,母親李氏、姐宋文秀等5位家屬遭敵暗害,童紹堯遵照地下黨指示,在宋起義前,就將他們接到村里保護起來。后覺得馬龍村目標太大,就將他們轉到可邑村的劉鳳林、龍文雄家隱蔽,解除宋的一切顧慮,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業中。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09.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西山起義震驚了敵人,1948年2月15日,西山游擊大隊遭到重創,隊長楊治廷被俘(后被殺害)。童紹堯立即召集余部,將其隱匿于西山拖基、諾糯一帶的深山里,等待時機。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楊立德民國卅七年三月二日向省民政廳告稱:“在夷區活動奸匪以馬龍為中心,有外來知識分子七八人,一姓王河北人,一姓李一姓許操湘贛口音……童紹堯曾任縣參議員,馬龍中心學校校長。據判斷,奸匪分子均依童活動,故馬故馬龍成為夷變之司令臺?!薄惨娛n案館11全宗1目錄33卷〕。于是,2月26日黎明時分,指派國民黨第26軍279團突然襲擊馬龍,將童紹堯家的所有財物全部劫走,所有房屋全被燒毀。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然而,童紹堯并沒有屈服。2月底,省工委指派的朱家璧將軍前來西山領導武裝斗爭,童紹堯率部參加了將軍在諾糯四頭山舉行的整訓活動,支持將軍于3月中旬建立起“一支人民的軍隊”(2014年,中共紅河州委、紅河州人民政府在諾糯建紀念碑云:“這是云南省工委領導下的第一支云南人民武裝主力部隊!”)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11.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一支人民的軍隊”,1948年7月發展壯大為“云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接著南下越南河陽與粵桂部隊會師整訓。童紹堯隨隊參訓,經歷了法國飛機襲擊,生“疥瘡”、瘧疾等疾病的磨難。11月回國。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1949年2月,為鞏固根據地,童紹堯被調離部隊,出任西山區人民政府主席,領導根據地的群眾堅持反掃蕩斗爭,經常棲息山林里,風餐露宿。8月3日,因武裝外出活動途中遇下大雨,衣服被淋濕,就與部下昂學聰、童紹文等人回家更衣,不幸被敵發現,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4日,被押往彌勒縣城。途中,敵人割下他耳朵上的一塊肉,脫掉他的鞋,讓他扛上搶來的一口袋大米,強行拉他行走在布滿尖糙石沙的山路4公里……但他風骨峭峻,視死如歸,當行至西山東南腳的黑菁橋上時,縱身墜橋,欲與押走自己的敵人同歸于盡,可敵有防備而未遂。5日,在彌勒城西門外,童紹堯與昂學聰、童紹文一起被敵殺害。時年,他29歲,其小兒子童志德還在呀呀學語,他沒能看清楚父親長得啥個樣子。事后,其尸體被城里一位傾方革命的的好人偷偷撿送回馬龍,匆匆埋于村東頭的一個山坡上。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13.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童紹堯房屋被敵燒毀后,因要革命來不及建房,就攜老幼去住大伯家的一所房。其犧牲后,其家屬無力建房,繼續居住在紹堯大伯家的那房子,直至今天。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妻子童紹華,隨夫姓,心中只有丈夫一個男人,丈夫犧牲后,一直守寡,以淚洗面,至1992年病逝。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15.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童紹堯烈士的墓地,2014年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后,被中共紅河州委、紅河州人民政府認定為“革命遺址”,被徹底修繕了一番。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image017.jpg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童紹堯烈士,永垂不朽!088彝族人網(彝人網)- 彝族文化網絡博物館

          彝族人-網是創建最早,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網站。網站的目標,是構建彝族文化核心數據庫。

          注:作者系地道的彌勒彝族阿細人,云南省特級教師,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彌勒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政協彌勒市第一屆委員會文史資料文史員,彌勒市第五中學退休教師。

          image019.jpg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麻豆